“一鍵可以出煤了!”從“指望經驗”到“依靠數據”,采煤方式的改變,給張家峁人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在陜北礦業張家峁公司綜采一隊22202綜采工作面,僅需9人就能完成以前15人的工作量,通過地面分控中心就可以操控采煤機和支架,智能化設備的應用已成為常態。
雙向培訓,培養高素質人才
“一線采煤工要跟得上智能化裝備的技術要求,參數設置、故障排除等都是難啃的骨頭,都需要一線采煤工人去突破、去學習。于是,我們邀請廠家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了為期七天的集中培訓。”綜采一隊隊長王豐介紹到。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與工程質量,加快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該隊利用班后會時間,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了包括采煤機程序化割煤、支架自動跟機移架、集控臺操作等內容的集中培訓,通過學習培訓,要求大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不斷提升工作方法與工作技能,真正掌握智慧采煤的工作技巧。
為確保生產工作的安全運行,該隊采取地面培訓的同時,深入作業現場對所有作業人員也進行了系統培訓。實現了從理論知識到實踐操作本領的全面提升,為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穩定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
智能引領,打造發展新引擎
8月26號,智能化聯調開始了。自啟動調試,該隊作業人員便與廠家技術人員一起,圍繞采煤機記憶截割、準確定位、支架跟機移架、視頻監控及語音接入通信等,認真摸索調試。
9月16號,經過20天的緊張調試,22202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已實現遠程視頻監控、可視化管理,工作面采煤機、三機、電液控等設備的數據采集,遠程控制功能,可在順槽控制中心一鍵啟停,采煤機進入程序化割煤,支架自動跟機移架、推溜,采煤機在工作面中部割煤速度8m/min,支架自動跟機情況較好。
短短20天時間,一個全新的智能化綜采工作面預示著公司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化的發展前景藍圖。
效應初顯,助推高質量發展
“工作面各設備檢修完畢,安全確認完畢,符合開機條件,可以開機生產。”該隊生產副隊長吳迪通過地面分控中心向井下控制臺發出智能化采煤生產指令。
根據實際調試兼顧正常生產情況下,通過“自動控制為主、工干預為輔”的自動化生產模式。經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最終實現19號至30號期間,22202工作面6.3米支架大采高智能化一鍵啟動循環作業120余次,同時確保工作面工程質量達標。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改造,大幅減少了井下作業人數,提高了煤礦安全指數,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極大助推了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朱濤 賈艷)